3Racing Sakura FF 競賽頭驅車已經是走進第二代!這次的 Sakura FF 2014 外觀上雖然保留了上一代的風格,但內裡從差速、轉向、車架扭動、波箱組合方式 至 懸掛系統等等也有不同。可以說是和上一代完全是兩台不同特性的車架。安裝過後可看到 3Racing 競賽車級別在做工方面也比以往車系也有一定提升。價錢方面以全鋁合金加上混碳膠料也只是一千中左右那麼超值,所以成為近期最熱門頭驅車。
今次安裝前先收集一些調整用零件及油脂。如下:
3Racing - 3RAC-DP02/PK 13mm 金屬油壓托(-1度/粉紅色)
3Racing - 3RAC-WF305/PK M3 x 0.5 平介子 - 粉紅色
3Racing - 3RAC-SW03 3mm 不繡鋼介子 (0.1,0.2,0.3)
3Racing - 3RAC-SW05 5mm 不繡鋼介子 (0.1,0.2,0.3)
3Racing - 3RAC-SW10 10mm 不繡鋼介子 (0.1,0.2,0.3)
3Racing - SAK-U326 擺臂碼中心滾動片
3Racing - SAK-27U 擺臂軸(內)鈦塗層
3Racing - SAK-28U 擺臂軸(外)鈦塗層
3Racing - SAK-F23 Sakura FF用摩打平衡碼
3Racing - 3RAC-GS02 高黏度抗磨油脂 (3g)
RIDE - Gear Differential Putty / Hardness 70
VP-PRC - Green Grease for O-Ring
Team Asso - 538CST Shock Oli
先來些開箱照先!套件內裡同時連上 3Racing 新的膠工具套裝,可以很方便調整安裝推杆及油壓芯等等。
3Racing 說明書一路也做得很不錯,而且配合包裝分類很按步驟不用左找右找。
一開始先組裝差速器!今次的差速器安裝很輕鬆,沒有什麼大特別留意的地方。如用一般差速油時只要先把 O-Ring 浸油等他先發漲一些便不會容易漏油。
傘齒剪下來後,用美工刀修掉多出的膠邊。
O-Ring 及差速柸先用綠油途在兩者之間,可以减低漏油及作減低磨擦力之效。
放下介子及 pin 後也加些油脂作減低和大傘齒間磨擦力之效。
防漏片和外殼也加上一些綠油。等其貼著兩者可以方便裝合時,防漏片不會容易失下來及又有一定防漏幫助。
今次用上是高阻尼的差速泥膠。我個人喜歡分開數部份加上不同位置。一開始先平均壓在大傘齒及其四角空位。
然後放下細傘齒群組用力壓下。
再慢慢把差速泥膠加進四角及壓至平均沒空間。
留意這四敉小螺絲不要死力收緊至變型及對角平均地慢慢收緊。
然後到A臂組裝,原裝已是碳臂不用更換。
A臂 pin 及珠仔各先途上 AW 油,便不會容易四處失掉及耐磨一些。
留意後 A 臂有分左右。而防傾桿珠仔是用較細的尺寸。
先清潔一下金屬片表面,然後只要加一小滴膠水在碳化版的凹位。
用輕力壓至金屬版平均貼在凹位。
原廠有多款不同角度的一體化或分體金屬臂碼可選購更換。
前臂每邊改掉其中一枚介子為 0.5 加 0.3厚度。(P.S.按你真實需要而改變)
後臂同樣拿掉每邊一敉介子,然後改用上 0.5 加 0.3+0.1 厚介子。 (P.S.按你真實需要而改變)
記得懸掛一定要有流暢活動才可(P.S.即使有小許虛位也沒問題。
這新作轉向啤呤和主體貼合度做得不錯,其實可以不用膠水固定也可。
安裝轉向柱小心不要弄花啤呤位置。
轉向版那兩敉小啤呤用膠水固定便可。其間可凸出 0.05mm 减去上方的虛位。
留意那些 5x7mm介子會否太緊,再按你你情況加減至最小虛位。
先不要完全收緊螺絲,等待一陣放進底板後才連底部一起平均收緊。
固定差速的左右架先薄薄加少許軟身膠水,可減低啤呤和波箱兩者打滑機會及產生的聲音。而這裡在收緊縲絲時可以先用手把固定架壓向啤呤便可貼伏令打滑減少。
而差速左邊可加上 0.2厚的 10*12mm 介子來減少虛位,令動力傳遞更好令小些震盪及撞擊產生的聲音。
收下波箱時留意左右平行及轉動一下驅動會否不流暢。
後波箱同樣留意左右平行,電架位置先從最後孔位開始做調整起點。
車架先放在平面地方,然後按著頭尾波箱才收緊二樓板螺絲。
第二組齒輪先按說明書方法組裝,但那四片小介子先不要裝。因之後要改變放的位置。令外固定齒輪的細 pin 可加點兒沒貼力的軟身膠水,等安裝時 pin 不會跑來跑去及小一點撞擊聲及震盪。
左邊改方兩片介子,在 pin 位和啤呤之間。
固定齒輪的細 pin 可加點兒沒貼力的軟身膠水,等安裝時 pin 不會跑來跑去及小一點撞擊聲及震盪。
右方同樣改放兩片介子在啤呤外方。
主齒這裡再加多一片 0.2mm 厚介子減去虛位。
這裡要特別留意對正孔位位置。令外可加小許 AW 油等他有點黏性,等安裝時便不會容易移位。
油壓架螺絲先不要完全收緊,等待這組件放進波箱後才同步平均收緊。
留意收進時的左右平均及會否頂著防傾桿座。
尾部同樣留意收進時的左右平均及和二樓板兩角距是否平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