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C Racing 這新牌子初期以製作 X-Ray T3 改裝零件為主,在香港還不算太多人知道。而廠方在剛過了的五月份 VBC Racing 正式開售了自家製作的第一輛 1:10 電房車 Wildfire。筆者當初被這車吸引的原因!不是這車有什麼特別的設計或無敵性能。而是他 Cyber 外形的設計風格所吸引。尤其是當你細看每部份零件外形及灰灰的膠件顏色時,你也會發現有刻意用心地做修飾美化處理。
而車架中央基礎設計及齒比數據上很像 XRay T3 車架。再配以頭 3Racing Sakura Zero 相同的 S3m522 頭長度皮帶及和 Sakura Xi 相同的 S3M177尾帶,所以馬達位置等等分佈也和 3Racing Sakura Xi 很接近。而懸掛方面頭尾用上直接固定在底板的臂碼方式,內裡 FR/RF 則用上左右獨立分體臂碼。前 A 臂用上如 X-Ray T3 相約的角度變化,而尾柸和臂則如 Photon 設計的方法。令外調整皮帶鬆緊的地方特別將定位針拿掉,改用一敉 2.0mm 螺絲從底板下方收進來固定調整盤位角度。來方便調整皮帶鬆緊,是一不錯的設計做法。
說回今次組裝這車基本沒有什樣太大困難。部份膠件精度有待改善,問題主要出於轉向杯和 C座較緊。驅動系統很容易便弄得流暢,只是膠差速傘齒可能要做小許修飾一下。金屬件加工刀紋較為明顯,不過尺寸精度算是很不錯值得一讚。令外要留心裝推桿膠波頭是有分(厚和薄),薄身用於外面向鈴方向減低磨鈴機會(相片中是有錯誤)。我們在裝車前先多賣一支 ASSO 綠油、Yokomo 膠水、高速啤呤油、ASSO 螺絲膠、1000號沙紙、細鑽石銼、美術刀、剪鉗及1.5/2.0/4.0六角批便可開始。
1.開始先清洗一下啤呤及重新加回高速啤呤油。
2.原裝回來時車架部份已組合了,但現在先完全分解了他們。
3.然後把全車不同大小的碳化板也用 Yokomo 膠水封邊。
4.用剪钳剪下差速膠主軸及傘齒後,用美術刀修掉多出的水口及毛邊。
5.大傘齒原裝已做過研磨加工。但會看到加工後這兒有許多膠絲,雖要如右邊那敉大傘齒用美術刀修掉。令外這大傘齒會影響差速流暢度。我們在剛組合差速時先不要加入差速油,然後看看轉動時會否不流暢。如有因大傘齒太高而出現(一下一下阻力),這時便用1000號沙紙小心地磨去一些直至沒問題。
6.先對外殼攻牙紋一次,以後會容易收平。
7.差速柸芯先塗上 ASSO 綠油。
8.差速 O-Ring 兩邊也同樣塗上 ASSO 綠油。
9.防滲油片兩邊也同樣塗上 ASSO 綠油。
10.確定防滲油片平復地貼緊外殼。然後把大 O-Ring 塗上小許 ASSO 綠油後放入外殼凹位。
11.差速油一路加至剛到膠主軸便可,期間也要轉動一下等差速油可滲到內部。
12.因差速殼較軟在收螺絲時對角平均地收緊便可,但一定小心不要死力收至差速變形。
13.重新裝上各金屬座,記得留意左右平行。
14.到前後分體臂碼,同樣留意左右平行。
15.轉向主體上的三敉機米雖加上 ASSO 螺絲膠。
16.轉向這部份我個人不會加上螺絲膠,因調整時更換介子會較方便。
17.留意這介子尖角方向是指向啤呤內邊,其他按說明書便可。
18.皮帶項現在先不用調整,等完全完成後調至剛到皮帶便可。
19.要小心收主齒這三敉螺絲至剛緊便好了,否則會變形左右搖擺。
20.這機米是用來管著內裡的皮帶齒細 Pin 。等以後拿掉皮帶齒後,細 Pin 不會走位或失掉。所以這裡在最後才收緊定位。
21.先把二樓板全部螺絲大約裝上。然後放在平的 set車板 上,從中尾頭一組組平衡地慢慢對角收緊。
22.留意這機米千萬不要凸出來,否則有機會頂著差速杯或頭直軸杯。記得也要加上 ASSO 螺絲膠。
23.先確定好皮帶鬆緊才收下方鎖定螺絲。
24.先不要完全收緊前面四收螺絲,等上油壓架後再平均一起收緊。
25.我這台頭皮帶盤邊的(方型)定位針突出高了小許,令到和頭皮帶盤不能完全貼合。所以用剪鉗修掉頂頭小許。然後清潔好後才用 Yokomo 膠水貼合在一起。
26.在頭皮帶盤收上膠直軸主體時,記得要平均地收緊。不要(死力)地收,會令頭皮帶盤變形或膠直軸主體滑牙。
27.和一般車不同。記得要先裝上啤呤及調整盤後,才好收上膠直軸桂狗骨杯。
28.收 A 臂機米時只要剛頂緊便可,否則會可能扭穿 A 臂或令孔位滑牙。
29.先分解萬向及洗滌後,再加回 AW 耐磨油。
30.這短 pin 我個人會先在中央輕輕磨一平位後,才把機米加回螺絲膠收緊兩者。
31.金屬六角接合器的六角螺絲只要剛鎖緊便可。千萬不要(死力)地收緊,最後只會令其變形或滑牙。
32.馬蹄膠可加些耐磨油。\
33.前 A 臂的防傾杆用珠仔位置,要先用工具修掉多出的毛邊等他不會給鎖緊而影響活動。
34.在長 A 臂 pin 珠仔加上小許潤滑劑會耐磨些。
35.小心 C座 是有分左右角度。
36. C座 和 轉向杯組合後會很緊,要按你的情況去研磨至能流暢地沒有阻力活動才可。
37.小心 King pin 機米不要扭穿轉向杯及要保持直角。
38.同樣頭狗骨位加回些耐磨油。
39.防傾杆先不要收緊中央的機米。
40.先對好防傾杆左右平行,然後上下活動防傾杆,細看及轉動中央這鋁鎖介會否頂到碳化板(因為鋁鎖介內徑比防傾杆直徑大。所以當收緊機米後,鋁鎖介轉動時不是內徑中央而行其路線)。之後再慢慢調整碳化板左右兩收機米至防傾杆能自由活動又小虛位為止。
41.先加小許油到 O-Ring 上。
42.把油壓筒 O-Ring 底面也加上 ASSO 綠油,令外介子平面壓向 O-Ring 。
43.而油芯放進前也先加點兒油在牙紋位,可減低穿過 O-Ring 時弄壞 O-Ring 而漏油出來。
44.一路推伸一路加油至餘下約 1.5mm 深,等內裡空氣跑掉後推回油芯三分之二。然後放進膠母流出多掉的油後才鎖緊。
45.前白色彈簧,後用紅色彈簧。
46.到這裡連同之對未完全鎖緊的油壓座,一起平均地對角收緊。之後再裝回防撞、殼桂及按你雖要選擇性裝上碳化板電架便基本完成了。
令外要留心裝推桿膠波頭時是有分(厚和薄),薄身用於外面向鈴方向減低磨鈴機會(相片中是有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