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179 
3Racing - Sakura XI D.H. Version 組裝:

    這次組裝 Sakura XI D.H. Version 很順利,大約連續花了六小時許裝配及拍攝。在組裝前先要一些工具,這樣對之後安裝會更有效率。工具如下:平咀剪鉗、平咀鉗、1.5\2.0\2.5\3.0 六角批、Tamiya 十字 Nut Driver、卡尺、開孔器、ASSO 綠油、3RAC-GS02 高黏度抗磨油、高速啤呤油、橡膠呔專用膠水。

    令外我也建議有一些升級零件可以先行更換。其中有 SAK-09/HD(鋼材直軸外盃)用於大動力馬達時會耐用許多。3RAC-DP03(賽鋼油壓介子) 及 3RAC-DP04(賽鋼活塞孔-3孔)可以令油壓內更小許虛位及更順暢。令外如果想軸位耐磨些,原廠也有鈦塗層的油壓芯及 A 臂 Pin 分別是 3RAC-DP06、SAK-27U、SAK-28U 可作更換。專業些的朋友也可同時換上Team CSO PRODUCT! 的 Ceramic Bearing 套裝。而一些外國朋友打算玩 17.5T 限制賽事的又雖要用上特別齒比,即將也有新 SAK-X24/PK 可用作更換。在開始前先清洗原來啤呤的油脂及加回高速啤呤油方便一陣組裝時更流暢。

一開始我們先用如 Yokomo 等膠水來把全部炭化纖維版的邊位封好。
DSC_2978  

然後我較喜歡用較有彈性的立時得(黃膠)膠水來貼上前後四敉 Shim 片。記得只要極小許膠水和兩方也先塗膠後才合在一起。
DSC_2979 

差速殼先用螺絲收上一次等一陣組合時更容易,記得螺絲先塗點油才收上。
DSC_2996 

先用 Asso 綠油塗在差速杯芯及 O-Ring 底面來減低滲油機會。如果你想有較鬆的差速阻尼反應,可以先改用軟身 Silicone O-Ring 。
DSC_2986 

防油片同樣在兩邊輕輕塗一層 ASSO 綠油才放進差速殼。
DSC_2989 

防油片放進差速殼時留心一定要完全平伏才可。
DSC_2994 

在加差速油前我會先組裝一次看看內裡傘齒有否太緊,然後調整那六敉大介子 Size 來控制齒距。確定沒問題後便入差速油,記得同時慢慢轉動齒柸,等油可流到內裡邊位。令外留心差速油份量只要剛加滿到十字金屬位便夠了,太多只會不停慢慢漏回出來。如果改用了 KM Group H-K1 的金屬傘齒,我建議一定要把左右差速柸多出的位置加回小介子。否則當左右差速柸同時向內壓時,有可能特然出現鎖死現象。
DSC_2999 

然後先不要一次過收緊螺絲。先收到還有半圈多左右,然後輕輕轉動齒怌和齒盤虛位。找尋最流暢位置後,對角平衡地收緊螺絲便可。
DSC_3007  

到了大齒接合器及 19T 皮帶齒。這裡要留意膠 19T 皮帶齒一定要完全貼著大齒接合器,否則只會看到左右搖擺及容易令皮帶損壞。令外也安全些可加點兒膠水作固定。
DSC_3032 

大齒而先對角收螺絲至剛好,然後轉動一下看看有沒有搖擺配合調整至平行便可。
DSC_3038 

在裝上軸前先修掉皮帶齒內突出的針位,然後平均收緊螺絲至轉動時沒有搖擺便可。
DSC_3042 

這補強鋁杯要留心凹位是向啤呤方向。
DSC_3045 

然後到前後四敉的分體碼,收緊螺絲時留意臂碼角度一定要左右平行。
DSC_3057 

尾皮帶頂建議先調整至最低位置。當以會後用上低 T 數馬達而又出現跳帶時才看情況升高。令外留意黑色絲母圓位是向啤呤位置。
DSC_3062 

先大約收上中座三敉螺絲後。先從定位收緊底部螺絲,然後才收緊橫向螺絲。
DSC_3066  

到裝上其他金屬座,留心一定要互相平行。特別留意細那邊中座是最常看到人們裝斜向一方。
DSC_3074 

裝上主齒組件和皮帶時。先按下前後皮帶離開主齒組件,來轉動一下大齒輪看看主齒組件有否不流暢。
DSC_3076 

這也常看到有人裝錯,記得是有分 A 和 B 兩種方向。
DSC_3079

裝上頭直軸及尾差速時先不要裝上皮帶。然後轉動一下,看看有否不流暢。確定沒問題時才裝上皮帶。
DSC_3083 

裝上皮帶後再轉動一下,看看有否不流暢。
DSC_3087 
波箱頂金屬碼的的推桿位置有許多細孔,留意一定要是左右平行不要斜角安裝。
DSC_3089 

裝上前後油壓架時先不要完全收緊前面四收螺絲。
DSC_3090  

到這裡把它裝上頭及尾波箱時先平衡地收緊,然後再平行地按著油壓架對角收緊螺絲。
DSC_3093 

先在長 A 臂 pin 珠仔加上小許潤滑劑。Pin 位內介子要看情況加減,我建議原廠臂碼可在前後各加 0.3 介子 一片便可。留心前 A 臂油壓腳珠仔是用細一些 4.8mm,尾 A 臂才是用 5.8mm 油壓腳珠仔。而那機米不要過份收太入 (留 5mm 便可) ,否則太入會容易斷 A 臂。
DSC_3095  

前後萬向先分解洗滌好,再加回 3RAC-GS02 高黏度抗磨油。馬蹄膠位置也可加小許潤滑劑。留心尾部使用 44mm 萬向及長身外 Pin。
DSC_3099  

尾柸一定要先磨平兩邊突出的毛邊便會流暢許多。
DSC_3100 

在裝上 C 座及轉向柸前留意 C 座文字是向車頭。而 Kingpin 柸長的是下方短是上方。而 C 座 和 轉向柸,只要直接安裝便可。記得上面機米不要收得太入(約留 4.5mm ),否則大撞時會較容易斷珠仔。
DSC_3102 

最後看多次左右懸掛能否輕鬆流暢地活動後便完成這一部。
DSC_3103

防傾杆的波頭孔位可以用開孔器在兩邊從少至大加上便可。
DSC_3106  

在裝防傾杆時留心左右兩敉機米是用來調整;使用不同直徑的防傾杆時,控制軌道活動的虛位限制。而防傾杆上的珠仔位置調整至不磨到萬向及不影響活動為基本。
DSC_3104  

到安裝轉向系統。我建議先把其中那二敉 3x7mm 及 四敉 5x8 啤呤先用極微量膠水固定於轉向臂及轉向板,但記得作業時一定要小心、小心、小心不要變成(黐死)啤呤。
DSC_3111 

在裝上後我建議看情況再加上介子 (這次每邊再加 0.2 )。
DSC_3112 

先把二樓板全部螺絲大約裝上。然後放在平的 set車板 上,從中尾頭一組組平衡地慢慢對角收緊。
DSC_3116 

油壓先用較太流量的 3 孔,油一般看場地用 40-55WT 便可以了。而油壓芯和活塞片如有虛位可以加一介子令反應直接些。而我建議直接換上 3RAC-DP04(賽鋼活塞孔-3孔)。
DSC_3120 

在裝上大 O-Ring 前先加點兒油,那麼便容易收進筒身及不會給牙紋位弄壞 O-Ring。
DSC_3122 

安裝時這油壓介子要小心分底面,平面那邊是用來接觸 O-Ring 。如倒轉了便有機會漏油。而我建議直接換上 3RAC-DP03(賽鋼油壓介子) 會令油壓芯小些搖擺及流暢一些。令外也加些 ASSO 綠油會較好。
DSC_3126  

油壓 O-Ring 的底面同時也塗一層 ASSO 綠油才放進油壓筒內。
DSC_3128  

而油芯放進前也先加點兒油在牙紋位,可減低穿過 O-Ring 時弄壞 O-Ring 而漏油出來。
DSC_3129

收底殼時要留意內裡的凸油壓介子是否完全結合一起,否則有機會漏油出來。

油壓油先加四份三容量油進油壓筒裡,再用氣壓泵泵完等氣升完上來後。在回彈控制方面,我會先推回油壓芯三份一左右,然後再加油至油壓油邊位剛到筒邊。慢慢從一邊放進油壓帽,慢慢從邊位漏走多餘的油壓油出來。然後慢慢平衡收緊油壓蓋便完成。DSC_3135 

金屬六角接合器的六角螺絲只要剛鎖緊不掉下來便可。千萬不要(死力)地收緊,最後只會令其搖擺不定影響行走。
DSC_3141 
到了這步裝上電架及殼柱便其本完成了!
DSC_3162  


DSC_3158  

DSC_3152

 DSC_3154

 DSC_3155

 DSC_3156 

DSC_3160

 DSC_3161

 DSC_3163 DSC_3164  

DSC_31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