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765.jpg

3Racing Sakura Ultimate 2014 開箱簡介:

    從 ZeroXi 至現在 Ultimate ,不知不覺間 3Racing  Sakura 4WD 房車 已經來到第三代車系。在這裡筆者先簡單說說一些 3Racing 車系分配方法。3Racing 每當有新設計的旗艦車推出後,便會把上一代舊設計的旗艦車做些設計上的更新及材質上降級後成為 新一代 Sport 入門車系。

    而其中 Sakura Xi DH Sakura Xi 的小升級,而 Sakura Xi Sport 便是修改降級後的廉價板也是現時廉價車主力。所以三款核心也同Xi 車系同一血統

    而 Sakura Ultimate 2014 便是 Sakura Ultimate 的小升級。所以理所當然現在主力的旗艦級 Ultimate 血統車系還不會有 Sport 版本出現,要等待未來有新系統替代 Ultimate 車系才會下放成 Sport 款式。

旗艦級:
Sakura Zero (2009年) > Sakura Xi (2011年) > Sakura Xi DH (2012年) > Sakura Ultimate (2013年) > Sakura Ultimate 2014 (2014年)

入門級:
Sakura Zero Sport (2010年) > Sakura Xi Sport (2013年)

    一般玩家常以 Xi SportUltimate 2014 來作比較。其實兩車只有外觀風格上相似,但其實是不同設計的車架。Xi Sport 是舊 Xi 為基礎,然後作出改良及材質降為廉價。Ultimate 2014 便放進較多新設計 及 頂級材料。Ultimate 2014 用上全美國進囗碳化板、瑞士進囗 7075-T6 鋁合金、混碳尼龍膠料及大量不同的表面加硬處理。在二千元內本地市場中車子,3Racing Sakura Ultimate 2014 所連的零件及所用的材質也是眾多車子中最好的一台。

      設計上而 Xi SportUltimate 2014 兩者也是用上相同新設計的懸掛系統,但其他骨架核心部份便有很大的不同。先說驅動部份以住舊驅動的 38/19T,而 Ultimate 改成了全新 40/20T 。而 20T 鋁合金皮帶齒 及 40T 差速器也是重新設計製。波箱方面分別是上一代設計波箱底部和底板接觸面較廣,而 Ultimate 改成新一代波箱底部和底板接觸面較少許多。中央馬達座設計 Ultimate 2014 便是較新設計的固定點完全在車架中央,令底板左右扭動更為平均。材料上更是現在少見用 上 7075-T6 一件過的鋁合金切割加工而成。懸掛方面基本和 Xi Sport 設計完全相同,但全部膠料也用上混碳尼龍。而 Ultimate 2014 更用上全新設計的 FF 及 RR 臂碼,內裡只用一敉螺絲收在中央固定,然後兩邊各有定位針。油壓也是改成流行短身及大直徑方向。還有許多不同的細部改良。

來些開箱介紹先:

 

盒底有車架簡介,不過因為這是更新 2014版。所以背景圖上的零件會有小許不同。

DSC_4768.jpg

 因為為比賽小量生產,2014更新版說明書不是一般大量製作的柯式印刷及改用了打孔串裝。

DSC_4774.jpg

 3Racing 一路上製作的說明書也很清楚,完全能和日系風格產品如 Kyosho 、田宮等說明書直接比較。

DSC_4776.jpg

3Racing 包裝分配得不錯,差不多完全可按包裝袋號次序去安裝便可。每包包裝內裡也有作出細分,包裝袋材料有一定品質不易穿及溶接囗又整齊。很小在運輸中出現不見了零件的問題。

DSC_4778.jpg

真正一體化懸浮馬達座,用上一件過 7075-T6 鋁合金原料 CNC 加工而成。所以製作較化時間及材料也要較大貴。但強度便會比多件小零組合方式強壯及不容易有組裝時零件移位的誤差情況。

DSC_4788.jpg

 這邊可以清楚看到連前柱位也是一體化製作,前柱位上方也刻意修成圓形令接觸面扭動時更為平均。

DSC_4790.jpg

 可以看到馬達座底部只有前後中央圓形兩點接觸底板。所以馬達座基本不會影響底板左右平衡及影響這位置下底板材質本身扭曲時的特性。

DSC_4794.jpg

這馬達座除了看到設計師在繪畫時做了不少曲位上線條美化,也可看到一些細緻設計。如橫向移除的主軸鎖位、相容各種馬達,如用上大啤呤或大頭馬達的閃避位等等....的經驗設計。

DSC_4796.jpg

Ultimate 2014 完全一改以往寬波箱座風格,完全小型化及偷至很極限。設計者對於這些瑞士進囗的 7075-T6 材料強度等特性很有信心。

DSC_4797.jpg

可以清楚看到現在新一代車架流行設計。波箱座底部和底板接觸面積很少,對於底板材質扭動特性影響也較少。

DSC_4798.jpg

因為接觸面積少了,活動性定位針變得更重要。令外一些場地環境下,可以配合定位針只收上一敉螺絲來針對特定反應。

DSC_4799.jpg

 原裝新一代鋁合金臂碼。在選擇臂碼時要留意,因為新車選改了新設計。

DSC_4800.jpg

 新臂碼只收中央一敉螺絲,再配搭左右的活動定位針。除了不容易左右移位外,也不會影響底板材質扭動特性。

DSC_4802.jpg

 A臂外型和 Xi Sport 一樣,但全部均是混碳纖尼龍。所以硬度較高及輕量。

DSC_4807.jpg

 同樣主要懸掛零件混碳纖尼龍。所以硬度較高及輕量。

DSC_4813.jpg

全新角度的防傾杆,選購時要留意。

DSC_4815.jpg

原裝輕量化 7075-T6 鋁合金推桿。一般玩家我會建議換上鈦合金推桿較耐撞。

DSC_4817.jpg

 今次是全新超寬筒徑短身鋁合金油壓。所以選彈簧時要留意一下。

DSC_4819.jpg

 鋁合金筒身做了加硬處理,而上方凸出的邊緣位做了銀邊美化處理。

 

DSC_4822.jpg

 可以看到筒內加工做得很光滑。

DSC_4823.jpg

 鈦表面處理油壓芯,可以有更流暢活動及更耐磨。

DSC_4824.jpg

用上全新彈簧系數及特性彈簧。

DSC_4826.jpg

 全車最重要的美國進囗碳纖維板,直接影響車子反應。新底板保留了上一款馬達座孔位。

DSC_4831.jpg

 鋁合金(牛角),繼續用回之前可以細微調整的連桿位設計。

DSC_4835.jpg

 

DSC_4836.jpg

 原裝已鎖定好 5*10mm 啤呤,20T 鋁合金皮帶齒同樣做了加硬處理。

DSC_4840.jpg

彈簧鋼柸有極佳耐用性,而外型上 3Racing 還做了偷輕處理。

DSC_4842.jpg

 鋁合金頭直軸芯,同樣做了輕量化設計。而 40T 鋁合金皮帶齒表面也是做了加硬,令更流暢耐用。

DSC_484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