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香港 Spec-R R1 電動房車 - 安裝篇:

    今年十月份電動房車的熱門話題非 Spec-R 的 R1 莫屬。R1 一上場便起了新一輪二千元競賽級房車的價格戰!也是第一輛和相約競賽級數的車子以低於二千元 (本地零售價港幣 $1980.00) 出售。而車子基本裝備包括全車碳化纖維板、全車啤呤、全鋁合金波箱、鋁合金油壓、齒輪差速器等等,這些包含競賽級房車所應有的標準裝備全也在套件內找到。

   R1 在設計方面除了用回流行的雙皮帶驅動外,也加入了新一代頭尾窄波箱底座設計。令到在配合不同形態的臂碼及底板設計時,能更容易做出更多種不同的扭動變化。再加上新車可完全懸空的中座上方設計。使到 R1 沒有了以往單純只去掉二樓板螺絲時,車架二樓板扭動時還會因下方有中座頂著而使扭動效果有所限制。而以往這類快速換齒的設計有一樣令人很詬病的地方,便是在組合時介子很容易四散。R1 便改良了在主軸左右加上套環,令到可以很容易在穿了主軸後在中座外方穿上其他細外徑減虛位介子。

    新設計的差速器也是 R1 特別的地方,新差速用上電房車極小看到的主傳動軸加上內啤呤的做法。好處是外殼放置主傳動軸的孔位不用做大少許來容納油脂,令到主傳動軸擺動虛位更小更流暢耐用。不過會曾加一些差速器的重量及小了傳動軸的長孔位內的油脂幫助減低滲油。其他方面還有很貼心的馬達風扇座、方便一般玩家的電帶等等。

    不過可能因成本問題一些如主軸、差速柸也用回鐵材制品,驅動皮帶也用回一般工業用硬身皮帶。其他方面也和主流車相約。以港幣 $1980.00 這級售價來說算是很不錯的選擇。

又來幅例菜的開箱照先!

01

    今次組裝這台第一版的 R1 不算有什麼很大的問題,主要是部份膠輪部件的毛邊較多要清理及主軸、轉向等雖要加回一些介子。令一樣是調整皮帶鬆緊的膠盤外徑雖要磨掉一些,可以令組裝完的驅動更流暢。在組裝前先買多一包 4mm 及 5mm 薄身 0.1~0.3 介子。其他標準六角批、#1000 沙紙等工具外,AW 耐磨油、ASSO 綠油 及 Yokomo 快干膠也要一起先買回來。

先用 Yokomo 快干膠把全部碳化纖維板封邊。令外如打算會用纖維膠紙固定電池,記得用銼磨圓穿纖維膠紙的角位。否則很容易介斷纖維膠紙。

02

 在組崁金屬座時一定要留意左右平行。

03

 把全部膠齒輪的毛邊用美工刀修飾一下。

04

 如打算用不同牌子的薄身大齒,可以先輕輕用沙紙磨低一些鎖釘便可。

05

 鎖緊大齒時一定要轉動大齒看看有否搖擺,要慢慢留意左右的平行去收緊螺絲。

06

 這裡可輕輕用沙紙磨去毛邊及先用螺絲攻牙一次。

07

 這裡比較要留心!因為完全由 X-ring 控制防滲油。期間內裡如 X-ring 放置空間留虛位太多令大介子壓不好 X-ring ,便有機會轉動時從那兒滲油。所以一定要用介子測試減低這裡虛位至最少。

08

 到這裡不用客氣用 ASSO 綠油填滿了 X-ring 內外每邊及大介子位置,利用 ASSO 綠油本身特性來減低從 X-ring 和主軸間的滲油。

09

防滲油餞先修飾一下毛邊,然後同樣在兩邊塗些 ASSO 綠油。

10

 然後一定要確定平均地把防滲油餞貼緊差速殼。之後先不加差速油把差速器組崁一次,看看是否雖要磨薄一些大傘齒至差速器能流暢轉動。

11

 差速油只要入主至剛到十字軸平面便可。

12

 大多廠也會把調整皮帶鬆緊的膠盤外徑做大小許,令到可以更緊貼波箱來對應大動力而產生的移動機會。而 R1 這裡我覺得做高了太多,當收緊上方後反令驅動不流暢。所以便把兩邊膠盤頂部輕輕磨至不影響轉動為止。

13

 然後小心地對角平均地收緊牛角及油壓架螺絲,看看驅動有否不流暢。

14

 因為快速換齒的套環是由這管著不走出來,套環同時也影響內裡產生的空間。所以一定要先用介子處理這裡多出的虛位,否則會令兩邊套環在大動力下不確定地移位。

15

 限制好套環後便可按真實情況加減兩邊啤呤介子來控制虛位至最小。

16

 小心用 AA 膠固定這兩敉小啤呤,可以有效減低轉向片上下搖擺。

17

 留心這裡所用的紅色介子如圖右邊那枚,是細一點外徑。看到很多人用錯而令轉向變緊。

18

 這裡也看虛位情況加回介子。

19

 二樓板皮帶齒兩邊我會先修寬一些。等當用寬身大齒或中座沒收螺絲時,減低於車架在扭動情況下會出現磨到皮帶齒的機會。

20

 去掉螺絲扭動看看皮帶齒有否接觸到二樓板。

21

 再看一次驅動有否什麼不流暢。

22

 A  臂 Pin 珠仔位置及珠仔先塗一些 AW 油,令外也要留意 A  臂的方向。

23

 留意這臂碼是有兩邊不同,如倒轉了放便會鎖緊 A 臂活動。

25

 剛裝上懸掛後可能有小許緊,原因多只是珠仔和膠碼未能完全貼合。只要簡單用工具批身在 A 臂兩邊撞擊一下,等兩者完全貼合便沒問題。

24

 萬向雖然組崁好回來,但也先作分解及洗滌。然後在活動位加回 AW 耐磨油。

26

 收 King pin 位時不要一次過兩邊收緊,到尾段時慢慢轉動找尋最流暢位置才鎖緊。

27

 我個人比較喜歡先調整好防傾杆座的左右兩敉 M3 機米,然後才鎖定中央管位機米。令外防傾杆珠位的出入和推捍高度也可用來做小許微調整防傾杆活動時的左右平行。

28

 安裝油壓時要留心要收掉膠件毛邊及圓角位外,也要留意下方的定位介子是有方向性( 凹位雖指向 O-ring )。

29

 油壓 O-ring 位置同樣在底面四周加上 ASSO 綠油。穿油壓心時也留意先在牙紋位塗上油才穿過 O-ring。

30

 這原裝工具很好用,很容易定到所雖的調整距離。一般我先會從調整不回彈開始測試。

31

 到這裡組崁完油壓後,再按雖要裝回其他周邊便初步完成了。

32

 完成!

39

 -

40

 -

41

 -

42

 -

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